浅谈高校“线上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嵌入路径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作者:发布时间:2020-04-07动态浏览次数:1008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进入“互联网+”的时代,传统意义上的各行各业与互联网对接后,瞬间在虚拟网络平台上爆发出无限的市场前景和极佳的商业预期,再一次让人们深刻体会到信息时代的无穷魅力。近年来,在高校教育领域,各大高校也正在努力尝试“互联网+高校教育”这一崭新的教学模式,但这几年的实践效果到底如何 ? 未来“互联网+高校教育”的发展趋势怎样?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 这些是本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教育“触网”后“线上教学”的现状

(一)“互联网思维”“互联网 + ”的概念综述

1.“互联网思维”是主动性创新思考方式

互联网思维,由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首次提及,原意指改变传统思维定式用互联网方式思维,逐渐演化成专指互联网企业,主动参与、渗透和介入传统意义上的各行各业,借助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软、硬件上的技术优势,“颠覆”传统实体行业固有的思维定式,是一种对实体行业的供求市场、产品、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在网络平台上进行“重构”的创新思考方式。互联网思维,对于高校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而言,是巨大的挑战和颠覆性的变革。若高校不去主动“触网”,互联网企业势必以某种新的方式,主动参与到现有教学体系中,并以“搅局者”的角色颠覆、渗透现有课堂教学。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某种机缘巧合,一些高校教育

学院已经早早尝试着“触网”,但由于延续了“函授” “电大”及“网络学院”等原有的教学思维,偏离了“互联网思维”的本意,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

2.“互联网+”非简单的替代而是“协同”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在实体行业中的运用,是体现互联网思维的有效实践,在实践中互联网不仅指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产品,更关键的是在“网络平台”上,跨越不同网络终端的人。通俗地讲,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但不是简单叠加,而是运用先进的通信设备和信息技术,将实体产业置于互联网平台上,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 “协同”产生新的业态。“互联网+”已被证实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是推动社会经济演变的驱动力。“互联网+高校教育”,势必表现为一种新的业态,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高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高校教育的协同成果深度融于现有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进一步彰显高校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为提升全社会劳动者的生产力做出贡献。

(二)当前高校“线上教学”的现状

笔者筛选国内教学工作突出的高校作为样本,通过学院官网、网络问卷调查、针对性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对“线上教学”方式在高校教育领域的运用状况进行分析。目前我国高校教育领域有接受“线上教学”的学生量占总人数的 27.7%左右;网络课程平均占总课程数的 5.5%左右;网络教学学生结构跨度较大;网络课程考试、学分认定等方面还存在较多不尽合理且亟待完善之处。

1. MOOC“慕课”的出现及我国高校的引入

目前,借助“互联网+”重构的行业很多,如网购(零售业)、网上理财(金融业)、旅行网(旅游业)、在线影院(娱乐业)、网上房产(房产经纪业)、网上药店(医药业)等,已是无处不在。对于“互联网+高校教育”而言,目前有 MOOC“慕课” “微课”和“移动学习”等主流的“线上教学”方式。其中,认同度较高的MOOC“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模式,于 2008 年由加拿大学者提出,指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主要基于 2001 MIT 发起的“公开课件”OCWopen course ware)的概念发展起来的。2011 年至今,斯坦福、哈佛、剑桥、香港中文大学等,全球各大知名高校陆续开出自己的“慕课”,并建立了 CourseraEDXUdacity 等全球知名的“慕课”联盟。我国清华、北大在2013  5 月加入 EDX 联盟,其中清华持续 2 年,耗资 1200 万元人民币构建了自己的 MOOC 平台“TOPU”。MOOC“慕课”的思维与互联网思维如出一辙,较好地匹配了现今的“互联网+”的时代,MOOC“慕课”模式引入高校教育领域,是“互联网+高校教育”的实践成果。

2. 高校教育中“线上”教学的尝试及实践

笔者对我国较早涉足“线上教学”的中国人大网络教育学院负责人进行了深入访谈,该机构隶属于中国人大高校教育学院,是我国最早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的教育机构之一。目前学院在编员工 180 名,2014 年全年实现利润 2200 万元,学院依托校属企业“东方兴业网络教育服务有限公司”的产业化运作,规模迅速扩展,积累了大量的网络教学资源和经验,从原有的仅为中国人大高校教育学院提供网络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撑,逐渐转变为承揽其他高校、企业网络教育“课程制作” “平台搭建”等业务的经济体。其中,依据《中国近代史》课程内容,耗资近百万设计推出的“中国梦”系列网络课程,以中国近代史持续的时间为坐标,历史事件为内容,通过动画、游戏的平台,展示中国从鸦片战争至今这一百多年的历史。该网络课程分为“破碎天朝梦” “寻求中国梦” “探索中国梦” “追逐中国梦”和“共圆中国梦”5 个阶段,29 门课。接受该课程“线上教学”的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寓事与历史情境故事,以游戏的手法演绎故事,并把知识点嵌入故事情节中,给人以强烈的参与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高校教育“线上教学”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笔者以现有文献资料为基础,再通过网上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成本投入、适用范围、教学进度、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并科学评估“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各自的优势、劣势。

(一)高校教育“线上教学”的优势明显而投入高昂

1. MOOC“线上教学”的优势

MOOC“慕课”具备开放性、共享性、可扩容性、教学互动性等特点,是对传统教学资源纵向整合的有效补充,通过信息技术实现高校内部各专业之间、各高校之间教学资源的横向整合。“线上教学”模式,被认为可以有效降低高校生源压力,缓解教学中重复讲授的负担,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有助于改善高校教育的教学质量。高校教育,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让高校教育学生可以跨越各种不同的终端设备,如:台式机、笔记本、平板、手机、手表、眼镜等,在不同的场合、时间节点都能够实现“网上学习”。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许多非教学机构的网络课件产品的制作,已经逐渐趋于规模化。例如,在我国最大的网购平台“淘宝网”上搜索“视频教程”,结果令人惊叹,有 10 多家明星商家、15 大领域、20 种在线学习方式、近 30 种培训类别,共计 11.82 万件网络教程课件销售,价格最低的“股票视频教程”课件,单价 0.88 元。

2.“线上教学”的投入高昂

对于“线上教学”的理想状态,实际情况并不容乐观。各大高校教育的“线上教学”虽发展很快,但因制作成本及维护费用高昂,其数量与学生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例如,根据网络课程的内容(篇幅)和版本(呈现方式),租用 1 年,1 万元/门;若使用权购买(6 年期),每门课 2 万元到 6 万元人民币不等;而“线上教学”网络平台搭建和系统维护也需要大量投入,要想免费构建一个可实现高校教育学院的网站直接链接进入的“云平台”,就要以 0.5 万元/门的单价,购买指定的 5 门网络课程 1 年的租用权作为代价(实际就是 2.5 万元的网络平台搭建费用),但 1 年后要以 10 万元/年,收取平台维护费。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在淘宝网上一个叫“WORD 联盟”的网店,销售的“Excel2010 视频教程”单价 9.90 元,而这门课在高校教育学院培训,40 个学时,费用在 2500 元左右。如何解决其中投入成本及教学费用上巨大的差异,是我国高校教育领域面临来自网络市场的巨大挑战。

(二)适合“线上教学”的范围较窄且教学进度难以控制

1.“线上教学”的适用范围较窄

“线上教学”设计的网络课程,因其制作和维护成本的制约适用范围较窄。选择作为网络教学的课程,首先,知识的更新周期较长,一般基础性的课程较为适合,例如:高等数学、高等物理、近代史等;其次,课件理论性较强,一般非实践性课程较为适用;最后,课件制作条件要求不高、难度不大的课程较为适合,那些课件制作设备、制作空间的要求较为简单的课程较为适合。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将逐渐普及,数字化网络教育必将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平台和途径。在调查问卷中,认为网络课程“知识点较为繁杂零散”的占 56.2%,说明,对于网络课程“线上教学”而言,核心在于可以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将系统性知识“碎片化”,便于实现网络教学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利用,但也存在难以将“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

2.“线上教学”的进度难以控制

“课堂教学”定时定点,教学进度按部就班,因此,课堂教学中的进度控制较为容易。而在调查问卷中,对于网络课程“线上教学”的“进度控制”选项中,认为“无法控制”的占17.0%; “较难控制”的占 72.5%;“能够控制”的仅占 9.6%。在问及原因时,认为“没有学习氛围”一项占 38.3%,说明“线上教学”虽然对教学时间和空间没有要求,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打开身边的网络终端,下载相关课件进行网上学习,但由于人是有惰性的,在无法形成一定的学习氛围时,很难自觉地学习网上的课件;认为“被其他更重要的事挤占了时间”的占 43.6%,说明没有固定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较多学生容易受外界其他事情的干扰,很难静下心来“线上学习”。

(三)高校教育“线上教学”的质量、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在调研中,笔者针对率先在高校教育领域使用“线上教学”的高校,选择部分网络授课班级作为样本,通过网上问卷调查、针对性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从网上教学接受程度、网上在线时间、线上互动效果、学习效果与考核成绩等方面,对该教学方式在高校教育领域的运用情况进行调研。1.“线上教学”质量较难得到保证运用于“线上教学”的网络课件,其本身质量与制作流程的监控密切相关,因此,课件质量是可以得到有效保证的,但“线上教学”的质量,与课件质量的相关性不是很大。在调查问卷中,认为网上教学的知识点能“较好接受”的学生仅占17.7%,多数学生认为知识点不容易记住,问及原因,56.7%认为“知识点讲授太快”,说明,即使课件质量再高,由于线上学习受环境影响较大,造成对于网络课件中知识点的表述,注意力无法有效集中。对于“网上在线时间”的问题中,认为在线学习时间中“有效学习时间 60%-80%”的学生仅有 5.5%72.3%的学生选择了“有效学习时间 40%-60%”,原因在于大部分学生由于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即使是上线了进入“线上教学”程序,但多数一边“挂在网上”,一边在做其他不相干的事。总之, “线上教学”质量,在一个没有任何约束的环境下,是很难得到有效保证的。

2.“线上教学”互动状况与学习效果

“线上教学”除了网络课件的制作以及在网络平台上下载播放或直接线上学习外,线上的“在线问答”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被动地回答预设的问题及完成预设的作业外,还可以就“线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在网络平台上向相关老师提问,通过网上的“实时互动”,提高“线上教学”的学习效果。但是,在调研问卷中,问及“是否能够自觉完成不计入课程成绩的预设作业”时,选择“看喜好”的占 42.3%,选择“看心情”的占 53.9%,选择“能完成”为 2.3%,这充分说明,学生在线上学习时,有很大的主观选择性,对较难的、较冷僻的知识点,可能根本不会去学。在学习效果的问题中,问及“你认为看视频与看纸质教科书,哪种方式更便于记忆”时,选择“纸质教科书”的学生占 77.7%,选择“视频”的占 13.5%,选择“没有区别”的占 8.8%,说明,学生还是习惯于纸质教科书的阅读,

对于“视频”传递的信息,识记的能力不是很强。

三、解决“线上教学”问题的路径评价及选择

(一)“线上教学”不同嵌入路径的有效性评价目前,借用网络课程进行线上教学的方式,还处在尝试和不断完善之中。本研究对于国内高校线上教育工作突出的高校,如何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梳理,并通过相关核心指标的比较,对现有“线上教学”嵌入“传统教学”的主流方式进行评价。

1. 以“线上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的方式

该方式目前主要在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和广播电视大学(电大)这两类继续教育学历教学领域运用。网络教育和电大,都是通过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传媒技术实施高等教育的一种教学机构,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地市级、县级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和工作站组成的覆盖中国大陆的远程教育系统,具有远程教育、线上教学、资源共享、开放式学习等特征。学生来自高考落榜生、丧失学习机会的社会人员,以及需要提高学历层次的在职人员,通过现代网络平台的进行“线上学习”,参加国家安排的统一考试。该层次教育,多快好省地培养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大批专门人才。

2. 以课堂教学为主, “线上教学”为辅的方式

该方式目前主要在自学考试、成人教育这两个高等教育层次运用,在不改变高校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以“线上教学”方式作为有效补充,进一步完善高校继续教育办学的经济性、应用性、规范性和系统性。例如,传统的高校继续教育领域的学生,在劳动力市场竞争力比不上普高全日制毕业生,且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加之管理模式上的落后,不少单位招聘时明确标注不招“电大、职大、夜大、函大、成教”毕业生,根据近期调研发现,如今高校继续教育领域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其获取学历学位层次的任务已基本完成,且随着年代的推移淡出迹象明显,后续的继续教育需求者则普遍具有一定学历层次,因此,课堂互动教学为主, “线上教学”为辅的方式,可以结合社会需求对在职成年人进行的高校教育,包括职前教育、职后高校教育及转职、下岗人员再教育等。

(二)“线上教学”嵌入课堂教学体系的路径选择建议

结合各高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及“互联网+高校教育”的特点,笔者认为,首先,要从“课程特性” “制作维护成本” “线上学习效果”三个方面来选择网络课程线上教学的模式。第一,课程特性要体现出严谨的理论体系;第二,网络课件的制作维护成本符合经济原则;第三,能够获得线上学习的理想教学效果。其次,对“嵌入路径”是否符合高校教育的实际,是否具备嵌入高校教育课程体系的条件,以及是否符合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最后,选择符合院情、校情和国情的“线上教学”的嵌入路径。通过“互联网+高校教育”的不断实践,完善传统课堂教学合理嵌入“线上教学”的体制机制,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文章来源:房林.浅谈高校线上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嵌入路径[J].市场研究,2018(12):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