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禧:大医精诚 厚德怀仁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作者:发布时间:2021-04-13动态浏览次数:71

编者按: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1915年,在浙中古婺金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诞生了一座金华福音高级护士职业学校,也标志着金华医学教育的启航。从福音护校、金华卫生学校、金华医学专科学校,到金华医学院、浙江医科大学金华分校,再到如今的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106年砥砺耕耘,106年风雨兼程,铸就了金华医学教育坎坷艰难、自强不息的百年辉煌。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医学院推出《医教百年 红船先锋》系列人物报道,采用了珍贵的历史图片、影像资料,结合专家学者、师生校友的采访,以信仰、忠诚、支教、开拓、奉献、家国、传承、发扬为关键词,全面、生动展现了那些在百年医学卫生事业中不同时期奉献和挥洒着青春热血、孵化荣光与梦想的“医教红船”们,是他们承载着106年来几经风雨沧桑的金华医学教育,是他们毕生从事卫生教育事业、树立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道德,是他们用一脉相承的风骨与神彩绘就出今天这幅“八婺儿女同心向党、医教红船薪火相传”的动人画卷。

     

      

    

张昌禧,1938年12月生,福建闽侯人,浙江省名中医,研究员。1961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前身)临床医学系,是李兰娟院士的同门师兄,留校任教后调到金华卫生学校(现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他历任浙江省中医学会理事、金华市中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金华市中药研究中心主任等,1997年被授予“浙江省名中医”称号,在金华乃至浙江中医中药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医之大者、济世救民 八旬中医逆行出诊

       

2020的庚子岁初,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席卷全国时期,在金职院医学院师生校友的朋友圈中,一张看似不起眼的照片悄悄流传:一位只用塑料片护目,身着白大褂,戴着一次性手套的中医正在把脉,如此望闻问切更是对精湛医术深厚医技的考验,似曾相识的场景再细辨,正是医学院84岁退休老中医、李兰娟院士的同门师兄——张昌禧。

     

    

他冒着高传染风险,疫情形势如此严峻之际,交通不便出行都是困难,但张老师放不下那些肿瘤患者需要定期掌控病情并开药的需求,不顾家人的阻拦,做好防护出诊。“我们医生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这个时候更加不能退缩了,如果我们都被病毒吓跑,那些病人怎么办,他们的病情耽误不起!”这位有62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朴实却有力量的几句话足矣让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尊重且依赖。

国有钟南山、李兰娟心怀济世苍生,挂帅出征武汉,坐镇指挥,才使无数逆行白衣战士的医疗救国有准确的方向。而在我们的身边,有张昌禧这样一群仁医,悬壶救民,拯救万千百姓家庭于病魔。正因有他们对全民的健康大保障,才使人民更有一份安定的期盼,最终能够取得这场抗疫战的全线告捷。

 

    

杏林杏坛、孜孜不倦 一辈子献身中医药事业

   

1972年,张昌禧参与开创了全省首个中药专业并承担了大量重要教学科研任务。他是浙江省内为数不多的医药兼通老专家,是金华市第一届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记得60年代末,他就开始参加中药资源普查,出版专著6本,同时也是1977年版《中国药典》、1984年版和1994年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的参编者,目前已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50余年,曾培养学生近2000人分布全国各地,经由他始创带教开启的延续49年“踏千山、尝百草”的大山课堂——上山采药实践教育,培养师生吃苦耐劳品质和团结合作精神,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经由全体中药专业师生采集制作的、目前全省高校最大的专业性腊叶标本馆,除了供学校教学科研用,还吸引了很多中药专家和学者慕名前来参观学习,已成了金华乃至浙江的一个科普基地。

     

   

多年来,张昌禧一直没停止对他学生、校友专业事业上的指导。只要学生或校友有需求,他总是尽心尽力,一直在为推广发扬医药事业做积极贡献。只要出门,他随时随地寻找中药材的专业习惯,至今还被学生津津乐道。值得一提的是,他培养的学生中有9名荣登国内首批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培养对象名单(当时浙江总共10人上榜)。

2020年12月25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公布了浙江省第三批国医名师和第八批省级名中医名单,张昌禧的学生、中药311班毕业生、浙江医院中药房主任万晓青主任中药师荣获“省名中医”称号。因为这样的薪火相传,医学院中药专业发展半个世纪来,堪称浙江中药界的“黄埔军校”,师生众多优秀事迹发表于《学习强国》《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等多家国家省市级媒体。

    

 

银耀福音、退而不休 发扬医教红船精神传承“国瑰”

 

  

自1999年退休后,张昌禧一直退而不休,成为医学院“‘银耀福音’专家流动门诊——陆月林志愿者先锋队”的一员,继续坚持出诊发挥余热,发扬医教红船精神传承“国瑰”。在中医临床方面,他擅长治疗各种肿瘤及术后康复调理,对于老年病、神经衰弱、脾胃病等方面也有独到的经验。他靠着精湛的医术,还能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不求名利,越来越多的病人慕名而来。他更是不顾年事已高,风雨无阻,为了诊治更多的病人,每次都提前一小时开诊,不管什么病人,一视同仁,一丝不苟,造福了金华无数病患家庭。

   

    

同时,他被学生受聘服务于金华市中医医院担任药剂科中药质控顾问,经过20多年的发展,张昌禧带出了一支传承他“团结、务实,传承、创新”工作风格的张氏团队,老中青三代中药人员不断搜集整理、养护更新,使中药标本馆共搜集生药标本(原药材)约800种,伪品标本约200种,浸制标本约100种,腊叶标本约100份,贵重珍稀类药材约50种。其中贵重珍稀类标本展区包含了人参、西洋参、玳瑁、川贝、三七、冬虫夏草、灵芝、鹿茸、肉苁蓉、乌梢蛇、沉香、藏红花等名贵中药材。

他还开展中医临床科研工作,期间培养了学术继承人十多名。为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传承工作,培养年轻中医药专家,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在金华市卫健委、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金华市中医医院于2020年12月专门成立了省名中医药专家张昌禧工作室。目前工作室有成员21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3人,博士2人、硕士1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3人。继承人将以经验总结、医案整理、出版图书、发表论文、摄影摄像、科普宣传等形式全面总结张昌禧的经验,并加以推广。

当前我们中医药事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们中医药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像张昌禧这样的老专家,耄耋之年仍坚守岗位,或著书立说、或临证施治、或培育新人,带领着新一代的年轻中医药人遵循着传统中医药文明的脚步,以年轻一辈中医独有的活力与生机,迎接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地传承和发扬着中医药文化,发挥中医药特色促进全民享有健康,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作者:医学院黄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