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和大四: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两个关键阶段

来源: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作者:龚 放 发布时间:2017-09-18动态浏览次数:95

 一、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三个视角和两种思路

讨论本科生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可以有三种视角:一是教育行政领导、教学管理层面的角度,着眼于教育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流程控制以及教育“产出”的质量检测、质量评价;其二是社会用人单位即“雇主”的角度,着眼于对大学毕业生的知识、能力与社会需求、职业需求甚至岗位需求的切合程度;其三是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角度,不仅评析其毕业后就业的比例,而且评估其就业的质量,更进一步衡量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目前而言,从第一、第二角度切入的研究居多,而鲜见从学生角度出发的研究。

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研究,则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思路:其一是着重分析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要素。如高校拥有的财力、物力及其可以为本科教育支配的份额;高校学科、专业的水准及结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方案;课程结构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及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入学新生的知识基础、学业动机及其成才抱负;教师的学术水平以及对教育教学的领悟和投入程度;图书、网络信息资源、实验仪器设备条件及其现代化程度等等。因此,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努力,往往集中于如何改进和提高高校教学的软件和硬件,如何增加投入(经费的投入、优秀教师的投入,领导精力的投入),调整政策,优化配置,提高效率和效益。而大学科研与教学的平衡(学校层面的价值取向,力量、时间安排上客观存在的矛盾,教师评价时不同的价值等级等等),师资队伍与教学质量、学风与教学质量、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与教学质量的相关性等等,就成为本科教学质量研究、控制和评估的重点。其二是着重分析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关节点和关键阶段,抓住了这些关键部位,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有了保证。这一思路的基本假设是:从大一到大四,本科教学的四年岁月对大学生的学业发展和人格养成并非等量齐观、价值同一。其中有些阶段是更为关键、举足轻重的,例如大一新生阶段和大四毕业阶段。抓住了、抓好了这些关节点或关键阶段,就可能因势利导,事半功倍;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因此,“不违农时”,着重抓好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学生发展走向从而影响着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阶段——大一与大四,也就作为本科教育质量工程的着力点提上议事日程。

二、大一和大四:影响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阶段

从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看,大一和大四这两个阶段都属于“从一种性质的活动过程向另一种性质的活动过程过渡的阶段”,这些过渡阶段“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着居间联系、承前启后、由此及彼的作用”。

1.大一:新生适应问题

从一种熟悉的环境进入一个陌生的、不同的环境,就产生一个适应与否的问题。所谓“适应性”,专家学者有不同的定义。车文博的解释是:“个体在社会组织系统、群体或文化经济因素的变化中,其生存功能、发展和目标实行相应的变化的能力。”郑日昌则认为,“适应性就是心理适应能力,即个体在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与周围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以一定的行为积极反作用于周围环境而获得平衡的心理能力。”樊富珉指出:“具有较高心理适应性的人应该对环境变化持有积极灵活的态度,能够主动调整自身的身心,在现实生活环境中保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大学一年级是中学教育阶段与大学教育阶段的“接口”。“大学新生适应”是人生全部适应过程中较为特殊的一种适应。它是指高中毕业生学生在脱离原来熟悉的中学环境,进入大学新环境并根据新环境的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与行为,顺利实现角色转换,达成与新环境的平衡。

大一新生的适应包括文化的适应、心理的适应、教育和学习节奏与方式的适应,以及学科专业的适应等等。大学生能否适应,适应得是快是慢、是好是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情感的发展状况和学业的成功与否。

首先是文化适应问题。大学生从中学来到大学,社会文化方面发生诸多变化,其一是对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适应问题。从农村到城市,从小城镇到大城市,从南方到北方或从北方到南方,不仅是地理位置的变迁带来的生活习惯的变化,更有文化环境的变化。其次,是校园文化环境的变化及其适应问题。从中学升入大学,尽管仍然是学校环境,但大学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师生关系的松散化等,与中学校园文化形成强烈反差。特别是一些研究型大学自由探索、主动求学的文化氛围,更是那些让习惯于严格管控、单纯应试的中学毕业生不知所措。

其次是心理适应问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深入,生师比迅速增大,加上新校区的增多和教师科研任务的激增,学生与教师深入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而大一新生面临着多重的转变:从中学到大学,从父母呵护到远离父母、独立生活,加上诸多独生子女共处一室,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经济状况、城乡差异等等,将引发诸多心理问题。在研究型大学,由于来自天南海北的出类拔萃的学生甚多,就使得相当一批原来在中学成绩优异、一路领先的学生,现在却相形见绌,用南京大学数学系某位教授的话说:“他们挥之不去的失落感,就像王治郅、巴特尔那样,原来在国家队是绝对的主力,进入NBA后却成了‘板凳队员’!”此类心理问题往往成为一部分新生成长与发展的障碍。

同时教育适应问题也是大学新生普遍遇到的问题。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学生严重依赖教师,学习进度和复习进度完全由教师掌控,而且反复演算和不断背诵的教学形式,已经消解了很多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求异与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成为新生进入大学后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葛明贵等学者的调查发现,有超过1/3的大一新生认为自己不能适应学习;在学习压力方面,有6.6%的同学认为学习负担很重,33.1%的同学认为比较重,在学习的紧张焦虑程度方面,表示非常紧张焦虑和比较紧张焦虑的分别占20.4%和39%,感到不太紧张焦虑或从不紧张焦虑分别占8.7%和3.3%,有点紧张焦虑占28.6%。

另外,专业认同问题也较显著,中学生对学科专业的理解往往存在片面性和有限性,高考志愿填报存在诸多影响因素,班主任、学生家长的意见,就业市场的信息等等往往左右着考生的志愿选择。另外,考生在录取时还有一部分是“指导志愿”、“调剂志愿”。所以,大一新生所修读的专业,往往并非自己喜欢或向往的专业;即便是如愿以偿地录取在“第一志愿”,也常常有考生修读后“如有所失”甚至“大失所望”。某重点大学数学系主任曾经做过调查,大一期末时,有40%的学生失去了攻读数学专业的信心。“他们当初仅仅是数学成绩较好就遴选了这一专业,没有想到数学如此抽象,如此难学。”而一旦专业认同产生了问题,学习的动力就会失去,学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大打折扣。

2.大四:与社会的衔接问题

对大多数本科学生而言,大四是告别大学阶段学习,投身社会、就业创业的过渡期。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本科毕业生将会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甚至远涉重洋,负笈海外。他们也有一个从一种环境到另一种环境,从本科学习阶段到由研究主导的研究生教育阶段的转换、衔接问题。相比较而言,离开较为单纯、较为平静和较为正规的学校环境,进入复杂多样和多变的社会,面对诸多挑战与机会,对于每一个大学毕业生而言,都是一个较为沉重的话题。在大学四年级,要通过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环节,对本科阶段所学知识、能力、理论和方法作综合的检验,并对将要面对的职场文化、社会环境有所了解,对未来的生涯发展有所规划,统筹考虑。

3.大一、大四问题的“中国特色”

大一新生的适应和大四与社会的衔接,是否是各国高等院校都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和矛盾?是否具有共性或者说普适性?2009年11月29日我在日本东京大学召开的“第四届中日高等教育论坛”上报告了我对“大一”、“大四”问题的调研和见解之后。东京大学教授金子元久回应说:大一新生的不适应问题是世界各国大学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而“大四问题”则主要显现于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在欧美国家则很不明显,或者说基本不成问题。同时我又认为,无论是具有全球共性的“大一问题”,还是仅仅存在于东亚国家的“大四问题”,我们所面对的现实,又颇具“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例如,诸多中国学生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呵护甚至溺爱,使得大一新生心理障碍、情感缺失等问题格外严重。再如,在积重难返的“应试教育”压力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对大学教学、生活环境的不适应问题,也是欧美国家难以比肩的。纵向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当今的大一和大四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变量和新的元素,如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因为新生规模的激增、多校区办学所衍生的“师生疏离”和“新生茫然”现象,毕业生就业困难、压力加重所造成的大四教学“虚化”和毕业论文(设计)被“边缘化”等等。

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和研究的现实看,这两个需要特别关注、需要加强研究的阶段,恰恰又是研究不够、管理薄弱和措施不力的阶段。长期以来,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沟通不够、衔接不力,中学关心的是升学率,应试为主,而大学关心的是选拔优秀人才;中学对大学教育茫然,不需要关心,而大学对中学教育生疏、漠然,无法关心,由此造成一些中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出现诸多不适应。许多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或者流于形式,或者粗放草率,并没有给新生恰当、对路的指导。而在大四阶段,也有相当数量的高校迫于“一次性就业率”评价的压力,默许学生“翘课”以求职或复习考研,放松对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要求,使得“大四教学虚化”和“毕业论文边缘化”的现象愈演愈烈。

三、现状调查:不容乐观的现实

1.对大一新生“适应性”问题的调查

我的硕士研究生董婷对南京大学2007级新生(共招收3376人)随机抽取了12个院系的新生,共1140人,就他们进入大学第一学期的适应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是在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冯廷勇《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的基础上修改编制的。

中学生对大学存在认识误区。他们常常将大学和大学生活理想化、美化。调查发现,南京大学的新生认为“中学时想象的大学与现在就读大学之间的差距很大”或“较大”的比例竟然将近六成!而“向往”转为“失望”,就必然影响士气,导致动力不足,学习懈怠。

从问卷调查中发现,有35.4%的同学认为大学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多了。由于大学自由支配、自由安排的时间大大超过中学,相当一部分新生感到无所措手足。对于“我不会安排时间,学习无紧迫感”这一选项,有39.4%的学生认为“完全符合”和“较符合”,21.4%表示“不确定”。

这些学生虽然都是以高分进入南大的,但是全国各地的基础教育情况差别很大,各专业各地区的录取分数差别很大,学生的类别层次也就参差不齐。任课老师按照一个教学方案进行上课的,有些来自农村或中西部地区的学生往往不很适应。另一方面,与高中阶段老师细嚼慢咽、反复串讲的教学方式不同,大学教师的讲课风格不一,方法各异:有的只讲要点、难点;有的脱开教材介绍最新动态或争议所在,其他则一带而过,留给学生自己去看书。当然,也有少数大学教师完全不讲究教学方法,也不考虑受众心理。因此,问卷调查发现,对老师上课方式表示“满意”和“很满意”的只占到30%。是新生要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还是大学教师要改进教学方式?恐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学生对老师上课感受,其中比例最高的是“老师讲得一般,不如自己看书有收获”,占到43.0%,与“对老师的上课方式满意程度”感到一般占到53.4%相呼应。高校有关部门应该多关注本科教学质量,特别是大一新生课堂的教学质量。

高中阶段过早分科,学生未曾认真关注过“专业”问题。然而高考志愿的填报及最后的高考录取,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都是“专业”因素在起作用,并且在其后时间中,“专业”会持续地产生影响。大学的四年是在不同的院系和专业学习生活,现在的专业对毕业后从事什么职业至关重要。华东师范大学李家成的调查发现,大一学生对自己所在专业的态度大致有以下七种情况:

表1  对专业的态度

对专业的态度

比例

填志愿时就很喜欢,经过一年的学习更喜欢了

18.9%

填志愿时很喜欢,但现在不喜欢了

9.6%

填志愿时就无所谓,现在也无所谓

39.6%

填志愿时不喜欢,但是现在喜欢了

3.7%

填志愿时不喜欢,现在更不喜欢了

6.7%

填志愿时无所谓,现在很喜欢

7.4%

填志愿时无所谓,现在很不喜欢

6.7%

其他(请具体说明)

7.0%

经过一年的学习,再重新反思,真正认为自己喜欢这个专业的大一学生只占28.5%,这个巨大的数据差异,可能暴露出选择专业时不清晰状态。而且,真实状态中,53.7%的“无所谓”比例是非常令人吃惊的。

问卷调查反映了南京大学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一学期后对自己专业的满意程度。17.0%的学生“很不满意”和“不满意”,但是认为“一般”的占到了43.9%,二者合计超过了六成!这43.9%的同学经过后续的学习,还会有分化,一部分人转为满意,而另一部分人将会不满意,所以对自己的专业“很不满意”和“不满意”的学生将增加。

兴趣是人们力求探究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个性心理倾向。如果缺乏专业兴趣,就会产生厌学、翘课的现象。调查发现,24.5%的学生认为“由于对专业课不感兴趣,我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影响”。

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大一新生学习适应性有以下特点:大一新生学习不适应现象普遍存在;适应过程长短不一,适应能力有差异;不同高中类型学生适应性有差异;专业的满意度影响学习适应;农村和城市的学生适应性有差异。原来环境与现有环境的差异越大,适应越困难,适应期越长。

2.对大四阶段的调查

第四年本科教学现状究竟如何?我指导的硕士研究生顾柳珍几年前就选取南京地区5所高校7个系科的本科生作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以及走访部分高校后,得出的结论是:不容乐观。第四年教学已面临“虚化”,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是缺课现象严重,课程计划实施困难。学生上课的出勤率直接反映课程设置虚实。倘若某门课程学生的到课率很低,这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开设效果。通过问卷得知:在大四所有开设的课程中,70%的学生承认学生的出勤率最高仅在90%,将近61%的学生反映出勤率最低的时候不足30%。

调查问卷显示:52.2%的学生觉得缺课事出有因,实在无可奈何,13.4%的学生坦承其他事情更重要,翘课不值一提,仅有14%的学生指出缺课是不对的,大多数学生在情感上是不愿意缺课的,但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逃课实属无奈”。

相当一部分大四生在学分修满的情况下,因种种原因以走出校园的方式,提前结束自己本科学习生涯。在被调查的应届大四学生中,有130人与工作单位签定就业协议,其中59人被单位要求提前上岗试工,其比例为44.6%。

大四教学受到考研、考公务员、准备出国留学和求职、试工等多重冲击,教学“虚化”现象相当严重,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令人担忧的是,这些现象尚有不断前移的迹象。对于问卷中“当前就业、考研、出国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学生一上大四就开始具体准备这些事情,在您看来这一准备时间有没有前移的可能”的问题,85.6%的人选择了“是”。

二是毕业论文(设计)呈现“边缘化”。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的最后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检查学生在校期间知识水平、应用能力、创新精神的一次总测试、总检验,也是毕业生走向社会前的一次大练兵。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实践技能进行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边缘化”是相对毕业论文(设计)本身的重要意义提出的一个概念。本来作为本科教学环节中的“重中之重”的毕业论文(设计),如今却被视为“可有可无”、“走走形式”。距离毕业还有不到100天时,被调查者中仅有6人完成了毕业论文(设计)初稿。而对某校学生

的访谈得知:离毕业不足100天时,该高校个别系科居然还未向学生布置毕业论文(设计)一事。

四、重估与重构:确保本科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当美国高等教育面临“本体危机”和“合法性危机”时,约翰·S. 布鲁贝克睿智地强调:“这些危机——如果说它们存在,我确信它们确实存在——需要对高等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作一次痛苦的重新评价。”尽管我们尚不能将大一、大四问题视为“危机”,但我们必须正视大一新生的不适应问题,以及大四教学的“虚化”和“毕业论文(设计)边缘化”问题,因为它们确实存在,而且确确实实将危及大学本科教育的质量。这些问题不仅要求我们对高等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特别是基本价值取向作一次“痛苦的重新评估”——重估新生教育的价值所在,重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价值所在,而且要求我们根据变化了的社会环境和受教育对象,对大一和大四的教育过程、教学过程进行重新设计,重新调整——重构新生教育和新生研讨课,重构本科第四年教学方案与课程设置。唯有切实完成了这样的“价值重估”和“方案重构”,我们才能真正避免社会环境的变革与高等教育自身的变革引发的多面问题和多重“危机”,真正保证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