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有文化自觉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作者:发布时间:2017-12-25动态浏览次数:105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教学工作似乎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1947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顿伯格(Freudenberger)提出了“职业倦怠”一词,用以描述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身体和情绪都处于疲惫的状态。职业倦怠最容易发生在助人行业的从业者身上,而教师职业恰是一种典型的助人行业

  

教师成长需要良好的生存环境。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是政府和师范院校等教师教育机构的任务,更是教师任教学校的任务。因此,学校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和生存状态,想方设法为教师提供良好宽松的工作环境,为教师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和施展才华与抱负的场所,帮助教师消除职业倦怠,增强自我效能感与成就感,从而实现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根本转变。

  

当然,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自主”。我曾听一位教师说过:“我的孩子需要怎样的老师,我就努力成为那样的老师。”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是的,我们不仅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的亲人。

  

毫无疑问,说这话的教师具有一种自主发展的意识。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的自主发展,也是一种“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势有充分认识。教师的“文化自觉”,指的是教师的“职业认同”和“自主发展”意识。

  

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和“自主发展”意识呢?当下,对于教师成长有一个很好的概括: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我们可以把马牵到河边,却不能按着马的头让它饮水。”由此看来,教师成长,专业引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内驱力。教师自己要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同时要提升自主发展的能力。这需要从两个方面去努力:一是要有自我奋斗的目标;二是要有明确的自身发展规划。法国作家莫泊桑有一句名言:“人是生活在希望中的。”人生要有目标,有目标才有希望,有希望才有动力。如果成功在彼岸,“目标”就是航行的船只;如果夜归的船在行驶,“目标”就是海面上的灯塔。目标是成功的基石,伟大的成就往往来自远大的目标,若要建成大厦,必先绘制蓝图。

 

从心理学角度讲,希望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活动。人们为着生存和发展,就自然有许多愿望、向往,由此而产生实现愿望的行为。魏书生也曾说过:“有作为的人,每天都在塑造着新我,每天都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设计自我。他的心灵像电闪雷鸣,不断放射出新的光芒和声音。”一个教师想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有所发展,并获得成功,就必须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按照自定的目标制订发展计划。认识自我、规划自我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恰当定位“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中有这样一句话:“社会是课堂,实践是砺石,他人是吾师,自身是关键。教师成长固然有赖于好的环境,但重要的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英国作家狄更斯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有力量。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还有一句话,“有作为才有地位”。因此,教师要把发展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朝着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奋力拼搏,咬定青山不放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