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时代高校教师面临的角色挑战与应对策略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作者:发布时间:2019-10-10动态浏览次数:154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具有学习者众多、学习对象无限制、可借助互联网传播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慕课自 2012 年在美国井喷式涌现后风靡全球。慕课带来的影响是广泛的,世界知名大学纷纷开展慕课教育,一些创新型公司(如Udacity)也加入到慕课市场之中。慕课给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让来自任何地区的任何学生都能够参与世界上最好教师的课程。尽管如此,慕课却无法完全替代课堂教学。“技术是对教师的重新部署,而不是要去取代他们。”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大学教育(也不限于)的重心都放在教师“如何教”上,比较忽

视学生“如何学”。高校教师主要通过单向沟通形式,长期扮演着知识输出者的角色。教师在课程内容、课堂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进度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相对被动的,他们对学习内容没有充分的选择权和自主权,也无法实现个性化发展。慕课时代的到来使得这种现状将有可能得以改变,慕课带来的“从被动到自主”的学习模式的转变和“从灌输到互动”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为破除当前教育发展困境带来了新的希望。探索以“MOOC+SPOC+翻转课堂”为核心的新型教育模式给高校发展带来了新思路。慕课通过引入一套新的设计,正在改变着教育景观。

慕课的影响是广泛的,体现在学习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等多方面的变化和革命。高校现实环境中固有的理念、模式、机制以及长期存在的一些习惯或问题的制约不容忽视。慕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尚未形成“破竹之势”。综观慕课革命,其对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影响之一即为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功能和角色的冲击。慕课重塑了“教-学”关系,“学”而非“教”成为新的重心。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高校教师不得不做出改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基于慕课等新兴教育技术的教学模式对高校教师有哪些角色期待?相对于传统模式,高校教师将面临哪些挑战?面对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高校教师怎样才能迎头赶上?与以往文献大多从教师视角研究慕课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变化不同,本文将从学习者的视角出发,针对慕课时代新兴教育模式对高校教师的角色期待以及教师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进行讨论,以期为推动慕课在高校的落地和教师的顺利转型提供参考。

一、慕课时代对高校教师的角色期待

在互联网被广泛应用以前,学生在大学获得知识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即便老师并不一定“以学生为中心”,大学教学也未受到严峻挑战。慕课是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产物,它的出现使得现行教育模式中“教”与“学”不对称的关系得以改善。慕课时代的到来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变革的契机,也给高校教师带来了新的角色期待。

(一)慕课教学模式的新特征

学习者多元化、教师精英化、平台集成化、知识碎片化、学习自主化、评价多样化的特点确保了慕课能够实现大规模的知识传播。

慕课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观测和因材施教。在传统课堂上,教师进行完整而系统的授课,但这和学生真正掌握的知识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回归教育的本质,学生才应是课堂的中心。慕课“大规模开放”和“小规模定制”并重的发展应用模式支持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慕课对教师技术能力的要求较高。慕课是信息技术支持发展的产物,其中技术的成分占很大比例。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应用将逐渐取代教师的重复性工作,包括学生考核、学生管理等。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在慕课课程资源的制作和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难免要克服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慕课教学对教师技术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慕课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大量的精力投入。慕课在台湾地区被称为“磨课”。开发一门精品慕课课程,需要教师及其团队成员的反复推敲和斟酌,需要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为了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取得预期效果,相对传统教学模式,慕课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在课程的设计、资源的开发和日常的维护上。

(二)慕课带来的学习变革契机

依托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慕课迅速发展,给教育变革带来契机。技术对教学的影响不是直接的,只有当技术的应用具有针对性、能够解决教学的困难时,技术的作用才会异常显著。如,大数据技术是应用在慕课平台中一种新而强大的技术,利用平台产生的海量数据,可帮助使用者重塑学习。

“及时反馈”实现“治标治本”。学习质量的提高需要由“单回路学习”向“双回路学习”的转变。比起“单回路学习”只解决即时的问题,“双回路学习”则注重的是反馈循环,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慕课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在这方面提供支持,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及时的反馈从而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实现“治标治本”。

“个性化学习”实现“私人订制”。动态性是个性化学习的重要特征,学习内容和进度随着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反馈进行实时改变和调整。教师不再需要凭借主观判断选择适合的“教材”,大数据分析将支持他们提供最有效、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大数据使大众化教育得以实现个性化学习,使“私人订制”成为可能。

“概率预测”实现“精准学习”。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让学习行为得以更精准地分析和预测。慕课平台经过对海量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进行挖掘,可以考察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可以为其提出更为具体和细致的建议,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现“精准学习”。

(三)慕课时代对高校教师的角色期待

从知识传播层面上看,慕课更像一本书。在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职业责任是“教书”,即教会学生书中的知识。而慕课时代高校教师的使命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要回归本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慕课对教师有了“新”的角色期待。

基于 Berge对远程教育辅导教师的角色划分框架,结合 VarvelGuasch等后来研究者的拓展,可以将慕课时代对高校教师的角色期待界定为技术、管理、教学、社交四个维度。在技术层面,教师主要扮演技术专家、技术支持者、技术开发者等角色,熟悉慕课中使用的技术,并且能够有效利用这些技术;在管理层面,教师主要扮演管理者、决策者、领导者等角色,制定规章制度、管理资源和课程、展现领导素质,监督和调整正在进行的在线流程;在教学层面,教师主要扮演教学设计者、顾问、辅导者、学习资源提供者、评估者等角色,设计和实施教学策略,监督和指导小组进展,评估个人和团队表现,并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指导;在社交层面,教师主要扮演学习伙伴、过程协调员等角色,干预相关行动,以改善与学生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参与,维持学生的动力。

二、高校教师面临的角色挑战

高校教学的中心是学生而非教师。教师“教”是为了学生“学”,“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学”。在慕课时代,这可以视为一种回归,也可视为新的挑战。虽然高校的“篱笆”还没有也不可能被完全推翻,但高校传播知识这一功能正在被慕课部分取代,教师的角色危机日渐凸显。教师遭遇到的挑战与传统教育的惯性、自身储备的不足以及外部不当引导机制有关。

(一)传统教育的惯性影响

传统教育模式即“工业化”的应试教育,其影响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有目共睹。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强调和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却不一定真的能反应实际学习效果),远远地偏离了教育的使命和初衷。这种教育模式通过单向、强制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而非真正的学习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他们更擅长考试而非学习,主要训练形式是背诵和做题。大学之前十几年的影响很难说在慕课时代到来的时候或者真的需要他们转变的时候会自然消逝。

传统教育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行为,也深深地在教师身上留下“烙印”。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权威、主导和中心。他们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的内容、方法和进度,以“工业化”、“封闭式”的方式“批量”地带领学生学习,而不可能过多地关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而随着慕课时代的到来,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网络成为新的学习平台,O2O成为新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高校教师要扭转理念和行为上的偏差实属不易,这与他们自身在学生时代受到的教育和从教后所属群体的历史传统有密切关系。

(二)角色能力相对不足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教育的进步,社会越来越期待教师将新兴技术应用到教学之中。慕课之所以受欢迎,不仅是因为时髦,更是因为其借助新兴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实现教育基本理念的回归。需要重视的是,要推动慕课在高校的广泛应用,需要教师具备新的教学模式中所涉及或包含的教育教学技术和能力。教师这些方面的不足将制约慕课的快速发展。

技术成为高校教师开发慕课、应用慕课的一道屏障。他们不仅需要在学科专业知识上有深厚的积累,深谙学习的基本规律,还需要理解或掌握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云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虚拟现实等新兴信息技术,促成自身从学术型教师向学术与技术并重的复合型教师转型。与此对应,高校教师应具有计算机硬件/软件知识、(移动)互联网络技能、技术操作与维护技能、数据收集和分析技能等及其在教学中应用的能力。在角色转型的过程中,高校教师如果难以突破技术壁垒,就会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根据 Williams Berge的研究,除了技术以外,高校教师在“管理”、“教学”和“社交”等方面的能力也需提升。在管理层面,高校教师应具有管理能力、规划能力、预算能力、决策能力、行为与技能建模等能力;在教学层面,高校教师应具有教学策略、内容知识、教育理论、教学设计、学习评估、建议与咨询等能力;在社交层面,高校教师应具有营造友好学习环境的能力、促进教学互动的能力、解决冲突的能力、避免不良行为等能力。不同的角色期待对应不同的能力维度。随着慕课时代的到来,高校教师在角色转型的过程中要注重相应能力的提升。

(三)绩效导向存在偏差

高校教师的行为会受到外部制度因素的影响。高校绩效考评制度中所包含的激励机制会对教师行为起到强化作用。现有考评制度本来是要引导大学教师更好地从事学术生产活动,但实际上却没能起到预期作用,导致了大学教师的角色冲突,出现了功能异化。

在全球教育市场,一所大学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HE)”等的指标体系中,教学所占比例远少于科研权重。不仅如此,在国内各种排行榜和有关部门绩效考核指挥棒的影响下,被人为扭曲的高校绩效考评制度将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功能对立起来,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学教师也因此承受了较大的科研压力而忽视了教学。

有实证研究发现,教师对于外部环境(如学校在技术和资源等方面提供的支持、高校领导和同事对于慕课教学的态度)的感知会影响其对于慕课的态度。尽管从教育主管部门到高校和教师群体已经开始“回归”,但有偏差的绩效考评导向仍很难说在制度设计、资源安排和氛围营造上是有利于教师开发慕课和应用慕课教学的。

因此,创新高校教师考评制度迫在眉睫。对于作为“数字移民”而非“数字土著”的大学教师来说,适应新兴教育技术的发展本来就存在角色转换的客观挑战(包括前文指出的历史惯性和能力不足),如果外部环境特别是制度环境再不做适应性调整和创新的话,慕课时代高校教师的角色转变将步履维艰。创新高校教师考评制度是调试高校教师角色行为的关键,也是促进教师应用慕课、回归本分的制度保障。

三、高校教师实现角色转变的应对策略

慕课的产生为高校向“以学生为中心”育人模式的转型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主客观环境中存在的固有因素却为高校教师向慕课教师转型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既然趋势不可逆转,那么如何促进高校慕课教师角色转变就是摆在高等教育管理者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扭转态度、提升技能和重塑角色是新时代高校教师应对慕课应用挑战的必由之路。

(一)扭转态度:从“消极”到“积极”

Marshall  Cox 发现,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大量的研究证实了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中态度和动机因素的重要作用。学习者的积极态度对于成功使用计算机和相关技术至关重要。慕课作为新兴教育技术与教育本质功能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技术特征。根据技术采纳和创新扩散的一般原理,高校教师对于慕课的态度是推动其广泛应用的关键一步,需要实现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

从客观方面说,高校要强化激励教师开展慕课教学的外部条件。已有研究表明,组织氛围对于其成员的认知和行为会产生显著的影响。高校应改变当前不利于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的考评制度,清除教师开展慕课教学的障碍因素,把人财物等多方面的政策机制聚焦到人才培养上来。在对教师分类评聘的基础上,大学应积极提供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持,鼓励一部分教师勇于开发和应用慕课。外部环境对教师态度的影响是通过管理者“造势”完成的。

从主观方面说,高校要激发教师开展慕课教学的内在动机。场动力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决定于环境与内在需要的共同作用。同理,高校教师的行为如果要可持续,必须激发其内在动机,与外部环境一起实现对教师行为的强化。借鉴技术接受模型(TAM)的基本逻辑,高校管理者要通过接触、培训、试用等方式,一方面提升教师对于慕课价值有用性的感知,使其能体会到慕课对于自己教学过程的支持作用和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接触慕课,降低教师内心对于慕课的技术恐惧,提升其对慕课易用性的感知。对于既“有用”且“易用”的慕课,教师自然就会产生积极的态度。

(二)重塑角色:从“传统型”到“教练型”

传统的课堂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将学生视为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和教材垄断着知识。然而,现在的境遇与之前大不相同。与互联网色彩斑斓的知识相比,如果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将会大大降低。这是因为,新一代的学生出生在拥有各种数字技术和设备的时代,他们熟练掌握各种数字技术,不能指望着他们在网上冲浪后再回到干干巴巴的教材和枯燥乏味的课堂上。

教学模式需要随着学生认知行为模式的改变而改变。面对数字化学习的变革和挑战,建构主义理论已成为目前主流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该理论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等角色。

新媒体联盟 2017 年《地平线报告》中指出,“重塑教育者角色”是高等教育未来面临的严峻挑战。教师的角色应从“传统型”向“教练型”转变。与“传统型”教师不同,“教练型”教师以发挥大学生的创意及潜能为教学目的,通过倾听、发问、区分等教练方法协助学生的学习行动。“教练型”教师不是主导学生完成教学目的,而是为学生提供资源,就学生的推理过程进行提问和启发,对学生的认知做出经常性反馈,鼓励学生对信息独立评价,帮助学生在问题讨论中协调、整合基本知识与实际技能等。根据 Berge 等研究者的主张,具体到慕课教学中,高校教师要扮演好技术、管理、教学、社交等四方面的角色。

(三)提升技能:数字素养与技术能力

随着 00 后一代进入校园,高校中的“数字土著”越来越多。信息技术早已融入了他们的学习生活中,深刻影响着他们的认知方式、学习过程甚至学习兴趣。作为“数字移民”的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和技术能力不足会制约学生的发展 [22] 。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 2016 年发布的报告《为未来做准备的学习:重塑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强调,要确保教育者拥有全面的技术支持,促进其角色的变化以及技术能力的提升。提升高校教师的数字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有助于克服其面临的角色挑战。

1.提升数字素养

美国图书馆协会认为,数字素养表现为能够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来寻找、理解、评估、创建和传达数字信息,是一种既需要认知技能又能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英国信息系统联合委员会认为,数字素养指的是一系列用来适应个人生活、学习以及数字社会的工作的能力。数字素养并不是关于某些特定技术技能的清单列表,而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的批判性思维和反思的发展。

随着“数字土著”的增加,高校教师要想适应时代发展、跨越技术鸿沟,就必须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数字素养不仅仅在于掌握数字化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养成一种思维方式。新兴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基于特定工具和平台的技能与标准不断更新,改变思维方式和提升思维能力比单纯掌握某种工具或方法更重要。以慕课为代表的教育技术,体现了基于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师可以通过对学习行为的持续跟踪和学习效果的深入分析,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方案。慕课既不完全等同于传统的“因材施教”,也不等同于单纯的“在线学习”。高校教师要努力转变思维方式,在新兴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支持,推动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与教育服务供给方式。

2.强化教育技术能力

推动慕课在高校中的广泛应用,有赖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教育技术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以改善、促进教学的能力。在慕课教学背景下,教育技术能力在教学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它的内涵已不再只是将多媒体运用在课堂教学阶段,而是涵盖了与学

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全过程。

提升慕课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可以分两个阶段实施。一是从获得教学资格角度考虑,明确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合格标准。高校教师在入职培训阶段,就要把慕课教学相关的技术能力作为培训和考核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确保获得高校教学资格的教师知晓并掌握了慕课教学的基本技术能力。二是从教师教学能力持续提升角度考虑,高校有关部门和教学单位要适应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通过组织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教学培训和交流,保持教育技术培训成为常态,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与时俱进、不断提升。

四、结语

英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Whitehead, A. N.)指出,“大学的确要传授知识,但必须是以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来传授知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标准化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在慕课时代难以维系。高校教师向慕课教师转型面临机遇和挑战。

本文在对慕课教学特征及其带来变革契机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新兴教育模式对高校教师的角色期待。慕课时代高校教师要扮演好技术、管理、教学、社交等四方面的角色。限于传统教育的惯性、角色能力的不足以及高校现行绩效制度的导向,高校教师向慕课教师转型将面临挑战。为了帮助教师顺利转型并促进慕课在高校的广泛、深入应用,本文从如何改变高校教师对于慕课的认知(态度)、完成角色行为转换(行为)、提升数字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其应对角色挑战的对策建议。(文章来源:赵钊、贺荣戈,慕课时代高校教师面临的角色挑战与应对策略[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